一、引言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
市场以来, 经历了几番风雨, 几多忧喜。 由于产品价格的问题,
渗透深度的争议,产品真伪的辨别,国标存在不足的呼声等等
原因,导致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出
现了一种十分奇特而令人难以理解的现状: 一方面是内地中小
城市的建设、设计、施工单位仍然把它当作一种极富神秘色彩
的新型建筑防水材料, 甚至对它还缺乏一种基本的概念性的了
解,另一方面却是沿海大中城市已经在铺天盖地大范围地使用
这种材料,甚至于达到了滥用的程度
[1]
;一方面是原有知名品
牌的产品价格居高难下, 产品大多只能使用在资金情况良好的
重点工程项目上, 另一方面却是真假难辨的超低价格产品在全
国范围内招摇过市, 严重损害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在
市场上应有的口碑与影响;一方面是地铁、隧道、桥梁等大型
工程项目对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