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貌
焦作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北向南渐低。从
北部山区到南部平原呈阶梯式变化, 层次分明。 总的地势是北高南低, 自然平均坡度为 2‰。
最高处海拔 1955 米,最低处海拔 90 米。地面高差达 1800 多米。
(一)山地。焦作地区的山地为中山( 1000 米以上)和低山( 500-1000 米),分布于
修武北部,经焦作、博爱至沁阳西部,是太行山系的组成部分。该区平均海拔高度在 500
米以上,坡向多为南坡或西南坡,坡度在 20 度以上。焦作的山地地形复杂,各山岭间由峡
谷相连,山势陡峻,山谷切割较深,呈 "V"形,阴坡一般较陡,土层深厚。焦作地区的主要
山脉是太行山。
太行山位于焦作地区北部,西接王屋山,向东延伸至修武,走向近东西。山势宏伟,绵延数
千里,境内为其尾部,长百余公里,平均海拔 1000 米左右。断裂发育,有盘谷寺断层,主
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