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年来 , 阳朔县乡村所建房子
多是小平顶 , 釉面墙 , 方方整
整 , 象一座座“火柴盒”。原来
民族的、乡土的风格几乎都给抹
掉了 , 这是很严重的“乡村文化
危机”。实际上 , 即使是最发达
的国家仍然把乡村文化保护和建
设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近几
年我们注意到这一问题。对沿主
要公路两侧的“小洋房”逐步实
施“穿衣戴帽”工程 , 返“洋”
为“土”, 返朴归真 ; 对新盖住
宅 , 由县建规局设计了二十余套
图纸 , 供建房者选择 , 不得自行
其是乱搭乱盖。力求经过若干年
的努力 , 形成一种城市特色与乡
村特色交相辉映 , 城市文明与乡
村文明齐驱并进的局面。为此我
们还抓了几个新村建设示范点 ,
比如龙潭门新村 , 33 户村民的
新居依山造势 , 从山脚到半山
腰 , 错落有致地排列 , 一幢幢小
青瓦、坡屋面、吊阳台风格的桂
北民居特色显著 , 水、电、气
(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