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区的建筑文化,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之
所以具有超民族性、具有世界性,首先取决于它
在当时人类建筑文化发展中所达到的历史高度,
即领先性;再就是取决于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是
否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能与现实共鸣,并与其
他建筑文化交融的广泛程度。而那种不具有历史
进步性、低层次的,所谓的纯粹民族性的现象,
只能是落后的标志。
以往提到建筑文脉,更多地是强调传统与文
化,习惯于向后看,似乎仅为“前后关系”。
正确的理解不仅是纵向上的历史传承、形态符号的
延续,而应该是纵横交错、前后左右、上下相关的
影响因子的综合把握。具体而言包括三方面:①适
应自然与环境的限定,这是营建活动的出发点,也
是地区建筑千姿百态的形态之源,主要因素为地域
气候、环境资源、地形地貌;②体现地域资源与经
济的技术支持,利用当地资源作为营建材料,学习
当地的用能模式、构造技术等,进而形成营建法则
与程序,这是对自然条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