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补充灌水量对小麦产量和灌水利用的影响

84 4.6
29 2020-12-27
pdf | 304KB | 5页
正文 简介
在河南省黄褐土区,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不同补充灌水量(0、450、900、1 350 m3/hm2)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补灌水处理土壤水分亏缺比较严重,20~40 cm是土壤含水量的低谷区,其次是40~60 cm层次;合理补灌可以改善小麦群体动态,成穗数较对照增加1.65万~69.9万穗/hm2,单株分蘖和单株成穗分别增加0.12~1.16个与0.01~0.11个;灌水对株高、穗长、穗粒数的影响以前期灌水和前后中量灌水结合的处理表现较好。与对照相比,灌水处理分别增产2.54%~13.61%,以拔节期、孕穗期分别灌900 m3/hm2和拔节期900 m3/hm2,孕穗期450 m3/hm2效果最佳。灌水时期则以拔节期900 m3/hm2与孕穗期灌水相结合最好,比对照增产11.09%,其次为拔节期灌水,比对照增产7.11%,说明在小麦中高产区,拔节期小麦的灌水量在降水偏丰年和平水年以灌900m3/hm2为宜,后期减半或等量补充。灌水利用效率并非随产量的提高而提高,以拔节期灌水450 m3/hm2和拔节期灌水900 m3/hm2两处理较好,进一步说明在试验所在区域,小麦灌水以拔节期为宜。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举报或联系客服:400-823-1298处理。
tigerwang***
tigerwang***
服务: 4.6
数据量: 6
人气: 242
擅长:电气 给排水 暖通

您可能感兴趣

原价: 100 积分
立即购买

老客限时专享

优惠券专享

恭喜您获得500元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