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后奥运时代的公共体育场馆该如何建设
作者:孙一民 何镜堂
编者按: 场馆建设是 2008年北京奥运会筹备过程中的重头戏,也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总费用在 130 亿元左右。
这些场馆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哪些先进的技术手段, 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应当怎样更好地利用?针对这些问题, 本期工程
科技版选登了两篇参与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的建筑学家的来稿,以飨读者。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实现了国人的百年梦
想。奥运会之后,体育建筑,特别是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
科学建设与发展尤其值得重视。
体育场馆发展存在两大问题
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经营
维护问题就广被讨论,备受关注,但至今未有理想的体制
与机制出现,而新的问题却在不断产生。与此同时,对体
育场馆建设与经营所存在的认识上的差异, 使问题更加复
杂化。考察国内体育建筑的发展,有两点问题特别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