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
摘要:上述方法应为垫层法、桩基础方法,在陕西,特别是秦源公司所在的
宝鸡地区,有大河流改道的痕迹,与黄土相合地质分层明显、土质分片严重。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自重性湿陷性黄土;非自重性湿陷性黄土
黄土——作为湿陷性土的典型代表,分布范围较广,我国黄土分布面积
达 6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湿陷性的约为 43万平方公里,约全国面积的 44.79%。
湿陷性黄土在我国分布分为陇西地区、陇东陕北地区、关中地区、山西地区、河
南地区、冀鲁地区等。按其成因分为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
筑规范》(GBJ25—90)2.3.1条规定 δs值<0.015时,定为非湿陷性黄土,δs值≥0.015
时,定为湿陷性黄土。 2.3.2条“当实测或计算自重湿陷性量小于或等于 7cm时,
应定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当实测或计算自重湿陷量大于 7cm 时,应定为
自重湿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