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住宅建筑多以 1—3层的砖混结构为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国开始试
点研究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 1958年开始试点修建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板住宅。 1975
年,根据装配式住宅的建造经验,结合传统的砖混结构,推出了独特的外砖内模结构住宅。
1977年试点采用外墙为预制板、内墙为大模板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的多层住宅。 1982年以后,
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逐步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住宅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2016年,《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今后要发展新
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实现建筑部件
工厂化生产。
一、砖混结构:新中国成立初期,砖混结构是我国住宅最主要的建造形式。砖混结构是指建
筑物中竖向 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钢筋混凝土,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
用钢筋凝土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