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生态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研究

82 4.6
20 2021-04-26
pdf | 477KB | 8页
正文 简介
传统的自密实混凝土(SCC)集料含量偏低、胶凝材料用量较高,同时制备SCC的细集料一般采用的是河砂,但是河砂作为短期内不可再生资源,且地域性很强。这些因素使得现在SCC造价高昂,而且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本文用机制砂代替河砂作为细集料,用关键因素法设计配比,通过集料级配优化来提高粗集料的含量,减少胶凝材料的用量,实现生态性。同时研究堆叠率(PR)、砂体积率(VSR)、粗集料级配等因素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关键因素法能成功设计出堆叠率为0.6,砂浆含砂率为0.42的机制砂生态自密实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544kg/m3,水泥用量381kg/m3,扩展度达到655mm,T500测试时间为4.6s,间隙通过性10mm,H2/H1为0.8,减少胶凝材料的同时符合SCC工作性要求。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举报或联系客服:400-823-1298处理。
ymq0***
ymq0***
服务: -
数据量: 4
人气: -
擅长:市政 园林 给排水 暖通

您可能感兴趣

原价: 100 积分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