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理论框架分析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理论框架分析

88 4.5
28 2021-04-27
pdf | 155KB | 8页
正文 简介
高等教育的私有性和准公共性,致使高校预算管理具有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绩效目标呈多元化状态。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可能导致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低效,需要对预算绩效的产出和成果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价目标方面,控制、效率、产出和成果等绩效预算功能取向,决定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目标包括产出最大化和交易成本最小化。评价主体方面,行为诱因与行为权力两大判定因素要求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主体具有二元性,可合理界定为教育管理部门和校级管理层。评价流程方面,应将预算绩效管理全面融入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负面清单制度。评价指标方面,需基于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构建量化指标为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效率与正义性并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举报或联系客服:400-823-1298处理。
quyu***
quyu***
服务: 4.5
数据量: 5
人气: 335
擅长:土建 市政

您可能感兴趣

原价: 100 积分
立即购买

老客限时专享

优惠券专享

恭喜您获得500元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