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预测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18F-FDG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预测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93 4.5
35 2021-09-22
pdf | 118KB | 4页
正文 简介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预测值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且术前分期为Ⅰ期的NSCLC病人171例。病人术前均行18 F-FDG PET/CT显像检查,纵隔内淋巴结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淋巴结转移病人31例归为A组,淋巴结未转移病人140例归为B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A组病人女性所占比例更大(χ2=4.401,P<0.05),吸烟史较B组短(t=15.924,P<0.05),18F-FDG PET/CT显像原发病灶最大标准吸收值(SUVmax)、原发灶放射摄取体积(MTV)明显高于B组(t=3.616、3.630,P<0.05),术后病理检查增殖抗原Ki67明显高于B组(t=2.465,P<0.05),肿瘤原发病灶直径明显较B组大(t=3.112,P<0.0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高表达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χ2=30.11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病灶MTV为术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 18 F-FDG PET/CT显像显示NSCLC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应结合病人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对于高度怀疑纵隔淋巴结转移病人建议必要时行纵隔淋巴结活检。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举报或联系客服:400-823-1298处理。

您可能感兴趣

原价: 100 积分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