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条件土壤的可蚀性K值

紫色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条件土壤的可蚀性K值

96 4.4
26 2021-09-22
pdf | 193KB | 4页
正文 简介
利用侵蚀-生产力评价模型( erosion-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 ,简称EPIC)模型对紫色土小流域土壤可蚀性K值进行估算,研究紫色土丘陵区小流域的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颗粒组成的变化是影响紫色土小流域土壤可蚀性大小的主要因素,沙粒含量越高,土壤可蚀性K值愈大,粉粒、黏粒、有机质的含量越高,土壤可蚀性K值愈小;(2)流域中6种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可蚀性指标K均值排序为荒草地>柑橘林地>马尾松林地>槐树林地>甘薯地>玉米地;(3)研究区紫色土小流域土壤可蚀性K值总体分布趋势是自东向西随着流域海拔的降低而降低,呈条带状分布,南北两侧高,中间低。随着海拔的降低,除槐树林外,5种地类的可蚀性指标K值大致呈减小趋势,表现为K上游>K中游>K下游;在槐树林地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表现为K上游<K中游<K下游。
*温馨提示:该数据为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举报或联系客服:400-823-1298处理。
wuxin***
wuxin***
服务: -
数据量: 6
人气: -
擅长:土建 给排水 暖通

您可能感兴趣

原价: 100 积分
立即购买

老客限时专享

优惠券专享

恭喜您获得500元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