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部分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电磁兼容的概念
一、电磁兼容研究发展史
在无线电通信和电报通信的早期,人们就已经知道火花隙能产生谱分量(频谱
分量)很丰富的电磁波。 这种电磁波能在各种不同的电子和电气设备中产生干扰和噪
声,如影响收音机和电话等。很多其它的电磁发射源,如闪电,继电器,直流电动机
和荧光灯,也能产生频谱分量丰富的电磁波,并在这些设备中产生干扰。除此之外,
也存在窄带电磁发射源。 高压电力传输线产生工频电磁发射, 无线电发射机有意发射
载波频率上的编码信息(声音,音乐等)。无线电接收机截取这些电波,放大后提取
包含在电磁波中的信息。随着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 1934年第一次会议提出可
以接受的无线电骚扰限制和测量无线电骚扰的方法, 开始了对电磁干扰及其控制技术
世界性的有组织研究,于 20世纪 40年代初提出了电磁兼容性的概念,于 1966年我
国第一个电磁兼容标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