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现代化》2006年12月(下旬刊)总第489期 292
国际工程承包在我国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是
我国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 后,我国承包事业面临着
新的机遇,各国取消了或正逐步取消在市场准入方面对中国公司
的限制。在获得机遇的同时,我国国际承包企业也迎来了挑战。
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调动多种资源共同完成,其中最基本、最重
要、最具有创造性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我国企业以往靠较低的
生产要素价格优势抢占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力逐渐被削弱。
因此,将国际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由原来的纯劳动力密集型资源
转化为技术、管理密集型资源,成为提高我国国际承包工程竞争
力的关键。
国际工程项目中的人力资源大体可分为一线直接操作的作业
人员(以下简称作业人员)和从事技术性、管理性工作的管理人员
(以下简称管理人员)两大类。由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国际性特
点,工程项目往往并非在本国进行,